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2岁以内儿童多发。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
支气管肺炎最常由细菌、病毒或霉菌及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引起,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病毒性肺炎以间质受累为主,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损害为主。肺组织炎症使呼吸膜增厚及下呼吸道阻塞而导致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主要体征有呼吸增快、口周及指、趾端发绀,以及肺部中、细湿啰音。
小儿支气管肺炎病因
1、好发因素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此年龄阶段的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展,容易发生传染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内在因素不但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发病比较严重。1岁以下婴儿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于扩散、融合并延及两肺,年龄较大及体质较强的幼儿,机体反应性逐渐成熟,局限感染能力增强,肺炎往往出现较大的病灶,如局限于一叶则为大叶肺炎。
2、病原菌
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均可诱发支气管肺炎,但以细菌和病毒为主,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为常见。一般支气管肺炎大部分由肺炎链球菌所致,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埃希杆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则较少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加趋势,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
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
一般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细湿啰音,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
(1)全身症状
起病急骤或迟缓,骤发的有发热、呕吐、烦躁及喘憋等症状。
(2)咳嗽
咳嗽及咽部痰声一般在早期就很明显。早期为干咳,极期咳嗽可减少,恢复期咳嗽增多、有痰。新生儿、早产儿可无咳嗽,仅表现为口吐白沫等。
(3)气促
多发生于发热、咳嗽之后,呼吸浅表,呼吸频率加快。
(4)呼吸困难
常见呼吸困难,口周或指甲青紫及鼻翼扇动,重者呈点头状呼吸、三凹征、呼气时间延长等。
(5)肺部固定细湿啰音
胸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或仅呼吸音粗糙或稍减低,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或捻发音,往往在哭闹、深呼吸时才能听到。
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措施一、改善呼吸功能
保持环境的舒适,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室温以20度左右为宜,每日数次开窗通风,避免直吹患儿;禁止在患儿室内吸烟;尽量使患儿安静,以减少氧的消耗;呼吸困难者可用半卧位,并常更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和防止肺不张;必要时可给予吸氧。
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转换体位,拍背,促使痰液排出;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必要时予以吸痰。
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喂食时应耐心,防止呛咳引起窒息。
三、降低体温监测体温的变化并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对高热者给予降温措施;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四、注意饮食宜进流质、半流质饮食,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如牛奶、稀粥、鸡蛋羹、米汤、面条汤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注意事项: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喘加剧、心加速大于~次/分、肝脏在短时间急剧增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或患儿出现烦躁或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提示颅内压增高,应当立即就医,以便及时采取急救措施。看了这篇文章,家长们是否有收获呢?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科学育儿从现在做起,更多婴幼儿育儿干货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