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中华儿科杂志,,58(08):-
DOI:10./cma.j.cn-0426-
作者:赵林清邓莉曹玲陈冬梅孙宇朱汝南王芳郭琪周禹彤贾立平黄辉康小会金凤华袁艺张楠德日钱渊
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儿童病毒病病原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儿医院感染科首都儿医院呼吸科
通信作者:钱渊
Email:yqianbjc
.net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中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谱。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自年1月20日至2月20日首都儿医院入组3类患儿:有新型冠状病毒(-nCoV)相关流行病学史的ARI组(疑似病例组),无-nCoV相关流行病学史的ARI组(单纯ARI组),既无流行病学史也无呼吸道感染、但因其他疾病需住院治疗的排查组(非ARI组),每组预计纳入至少30例。疑似病例组同时采集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标本,单纯ARI组及非ARI组仅采集鼻咽拭子标本;所有标本同步应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nCOV核酸检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ARI多病原核酸检测。单纯ARI组与、年同期的ARI患儿多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
结果至年2月20日总计入组例患儿,男例、女例,年龄(5±4)岁,-nCo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疑似病例组(69.4%,25/36)与单纯ARI组(55.3%,73/)均有较高的病原检出,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最高[19.4%(7/36)、17.4%(23/)];其次是人偏肺病毒[16.7%(6/36)、9.8%(13/)];非ARI组病原检出率较低(11.8%,9/76)。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83.7%(77/92),以呼吸道合胞病毒A(29.3%,27/92)为最高,然后依次为流感病毒H1N1(19.6%,18/92)及腺病毒(14.1%,13/92),与年单纯ARI组的3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3%;0;5/,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7.、28.、7.,P均0.01);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61.0%(50/82),以人博卡病毒(13.4%,11/82)及腺病毒(11.0%,9/82)多见,与年单纯ARI组人博卡病毒阳性检出率(5/,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p=0.)。至年2月20日总计入组例患儿,男例、女例,年龄(5±4)岁,-nCo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疑似病例组(69.4%,25/36)与单纯ARI组(55.3%,73/)均有较高的病原检出,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最高[19.4%(7/36)、17.4%(23/)];其次是人偏肺病毒[16.7%(6/36)、9.8%(13/)];非ARI组病原检出率较低(11.8%,9/76)。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83.7%(77/92),以呼吸道合胞病毒A(29.3%,27/92)为最高,然后依次为流感病毒H1N1(19.6%,18/92)及腺病毒(14.1%,13/92),与年单纯ARI组的3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3%;0;5/,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7.、28.、7.,P均0.01);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61.0%(50/82),以人博卡病毒(13.4%,11/82)及腺病毒(11.0%,9/82)多见,与年单纯ARI组人博卡病毒阳性检出率(5/,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p=0.)。
结论在非高风险地区,即使在有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前提下,非家庭聚集性发病或非密切接触的儿童感染-nCoV的可能性仍很小;与既往同期患儿ARI的病原以病毒为主不同,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肺炎支原体占了病原谱的首要位置。
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先后发生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从多例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novelcoronavirus,-nCoV)",1月30日宣布将-nCoV疫情列为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