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辅食/喂饱宝宝的小肚肚
深冬是小孩子感冒发烧的高发季节,子女生病后父母也急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古语云“急则乱,乱则失”,各位父母千万不能因为病急而乱投医。越是孩子生病的时候家长们越是要冷静,稳下来正确分析,合理防治,这样才是真正关心孩子。今天我们就听听专家关于幼孩肺炎的防治经验——
▼▼▼
区分宝宝肺炎还是发烧
专家说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根据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因肺炎的一些症状跟感冒很相似,很容易被误诊为感冒。肺炎也不是大家以为的“一定会发烧”,某些患上肺炎的宝宝也可能不发烧。因此,家长要注意辨别,以免延误了宝宝的病情。
▍▋▏宝宝患上肺炎6表现
1.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
2.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或咳嗽,体温一般38~39℃,腺病毒肺炎可持续高烧1~2周。身体弱的小婴儿可不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3.会有咳嗽、呛奶或奶汁从鼻中溢出。
4.普遍都有食欲不好、精神差或睡眠不安等症状。
5.重症病儿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周发青等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6.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区分肺炎VS普通感冒(咳嗽)
小儿肺炎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它与小儿感冒症状很相似,因此很容易混淆。区别它们可从三方面入手:
体温小儿肺炎大多伴随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即使使用降温药也只能暂时退下,之后又反复。小儿感冒也发热,但是持续的时间较短,用降温药控制体温效果比较明显。
症状?看咳嗽与呼吸情况。宝宝得肺炎时大多有剧烈咳嗽或喘息,且程度较重,并可引起呼吸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息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看饮食。宝宝得肺炎时胃口不好,不喜欢吃东西,不吃奶,并常哭闹不安。宝宝感冒时,饮食基本正常,或吃东西、吃奶稍减少;
?看精神状态。宝宝得肺炎时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而且容易烦躁、哭闹、昏睡等。宝宝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都较好,能吃能玩;
?看睡眠。宝宝得肺炎后,嗜睡但易醒,爱哭闹,夜里有咳嗽加重的趋势。宝宝感冒时,睡眠大多正常。
听诊由于小儿的胸壁薄,比较容易听到宝宝肺部的水泡音。家长可以在宝宝安静或睡着时用耳朵贴近他背部脊柱的两侧胸壁,仔细倾听,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医学上称为“水泡音”,这也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也即表明宝宝患上肺炎了。而宝宝感冒一般不会听到这种声音。
▍▋▏预防宝宝肺炎妈妈注意6件事
①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保持居室空气流通。
②多晒太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及时增减衣服。
③积极治疗佝偻病、小儿贫血及营养不良。
④避免交叉感染,医院门诊治疗。
⑤感冒流行季节,尽可能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⑥接种肺炎疫苗。
▍▋▏宝宝出现4种情况立即就医
?呼吸比平时加快,小于2个月的宝宝每分钟>60次,2~12个月的宝宝每分钟大于50次,1~4岁的宝宝每分钟>40次;
?呼吸声音粗大,呼吸有间断,吸气时胸骨上窝凹陷,鼻翼扇动;
?吃奶呛咳;
?皮肤呈青紫色。
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健,气血盛,则肌肉丰腴,肢体强劲。人的后天之本动摇了,抵抗力、免疫力就会下降,疾病也就随之而来。所以,调理好孩子的脾胃,肺炎不会侵扰。
下边是专家门诊上常见的几种调理脾胃的方法:1、痰湿困脾
这类患儿多见于肥胖儿童。
“小胖墩”们多爱吃甜食、冷饮,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使脾胃不能布散水谷,导致水液内停。
中医上不是有“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之说嘛。另外,胖孩子们大多长期喜卧,不爱活动,久坐少动则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湿痰容易聚集生痰。
痰湿困脾的症状表现为:体形肥胖、气短、神疲、痰多、胸脘痞闷,纳呆,身重嗜睡。01痰湿困脾食疗方:
白萝卜水
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熬点萝卜水喝。选块白白胖胖的萝卜,不要去皮,切条放入锅中,加水煮15分钟,然后加点冰糖就可以喝了。
中医认为白萝卜味甘、辛、性凉,入肺、胃经。能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功效。
2、脾肺积热
这类多见于积食的孩子。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都想拿最好的食物让孩子们吃,可是小孩子的脾胃弱呀,同样一块肉,大人吃了没事,小孩子吃了可能就消化不了。
而且“鱼生火、肉生痰”,肉、蛋、奶这些高蛋白食物,吃起来香但是不太容易消化,吃多了就会积滞在脾胃里生热、生痰,咽喉为肺胃之门户,火热上炎波及肺脏就会导致发炎。
脾肺积热的症状表现为:
口干口臭、大便干结、咽喉红肿,爱吃凉食,不爱吃热饭。
02脾肺积热食谱方:
金银花、菊花水
这种情况,家长可以给孩子熬点金银花水,或者是菊花水清清脾胃里边的热,每次用量不宜过多,小孩子嘛,“脏腑轻灵,随拨随应”
5-10克即可。如果伴有咳嗽,还可以加等量的芦根同煮。芦根主入肺经,能清肺热、止咳嗽,效果不错。
3、脾胃虚弱
这类患儿多是先天脾胃就差。
脾胃虚弱的症状表现为:
宝宝不爱吃饭,样子看起来瘦瘦的,精气神不足,平日比别人怕冷。
这个时候光用水熬中药就不行了,得熬粥喝。
03脾胃虚弱食疗方:
健脾粥
因为粥最养胃,能益五脏、补气血
家长平日里熬粥的时候放一点养胃健脾的中药,比如山药、薏米、核桃、红豆等等。一天一碗粥,孩子的身体一点点就给吃回来了。
有的家长不理解,问肺上的疾病,你怎么总在脾胃上转来转去呀。这你们就不懂了吧,根据五行属性,脾为土,肺为金,而土能生金,也就是说土相当于母亲,金相当于孩子。母子相生,子病治母。
中医治肺炎,既要养肺也要健脾,这叫“培土生金”。
而且脾胃是后天之本,居于人的中焦,得“中焦”者得天下,只要脾胃健,什么病都不容易得,就算得了也容易康复。
-End-
婴儿辅食
为宝宝提供美味的辅食
回复任意食材名称,查看相应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