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年对于互联网营销行业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疫情袭来,各家金主钱袋缩紧,宣发费用缩水,就对广告的精准度有更高的要求。偏巧这个时候,苹果却官宣IDFA采集收紧政策,让本就不顺畅的数字营销雪上加霜。 当然,广告商们给苹果贡献的收益虽然远不如终端用户的收益,却也不能全部无视,苹果自然不会对移动广告整个赶尽杀绝,推出了SKAdnetwork,帮助广告主做APP下载推广时的渠道归因。 国内的三方也没有闲着,开始着手研发相关的解决方案,却也有些人试图趁乱浑水摸鱼,打着替代IDFA的旗号,做着山寨SKAdnetwork的事——CAID,说的就是你。 CAID是什么? CAID是国内多家广告联盟、协会、三方数据公司等联合推出的一款iOS14新规后的归因工具,以准确性高、免费标识、IDFA替代等宣传口号一入市场就引起了一些业内 SKAdnetwork与CAID对比,得出以下图表:
接下来,我们就逐一展开,拨开CAID的面纱,一探其真实面孔。 SKAdnetwork是什么? 想知道CAID如何劣质模仿SKAdnetwork,我们还是要先看看正版的到底是什么:Skadnetwork是苹果为以app下载为目的广告,推出的一套不能跟踪用户行为的数据统计归因解决方案。
SKAdnetwork的优势: 1:苹果进行背书,统计归因非常准确; 2:开发成本低,苹果将其关键程序集成在iOS14中,无需额外程序; 3:免费,苹果支付相关的计算处理归因成本,保证安全的情况不收费。 SKAdnetwork的缺点: 1:不支持传统广告投放(非app下载广告); 2:不支持画像投放; 3:不支持精准投放。 那么号称可以替代IDFA的CAID,到底能够如其宣传所言,满足SKAdnetwork不能实现的业务空缺呢?笔者对此与行业尖端专家进行了访问与讨论,以下是笔者在对行业里资深专家、看雪平台的安全专家、商用ID服务商、商用归因服务商的深度访谈后,给出的结果。 首先,CAID能实现非APP下载的广告投放吗? 不行! 参考CAID公开的原理图:
我们可以看到,CAID采用的对数方案需要三方介入: 1:广告主App、 2:媒体App、 3:第三方中介。 由此可见对于没有广告主App的传统广告而言,CAID也无法支持的。 第二,CAID能支持画像吗? 用户画像的核心是全局ID,以IDFA为例,当全行业统一使用时,所有的媒体都会对ID进行画像,由于IDFA属于全局唯一ID因此,才能实现。 笔者采访了行业中知名的商用ID服务商S公司,S公司的专家表示实现全局ID的成本很高,全局ID意味着必须要实现ID的中心管理分发,这就代表着巨大的运行维护成本。这种服务基本不可能免费。 S公司的专家认为,CAID并不是一个全局ID,根据相关的公开文档,CAID是采用了一些设备特征,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实现的ID相对唯一。 就是说CAID适用的场景和原理图上画的是一样的,在某个广告投放项目上,进行归因处理,是能够满足ID的稳定性的。因为这种场景只涉及到很少的一批设备。 但由于不是全局ID因此保留CAID作为画像是没有意义的。 最后,CAID能实现精准投放吗?同样CAID不能作为画像使用就也不能作为精准投放使用。 由此可见CAID不能解决SKadnetwork的缺点,那么我们下面在来看看相比Skadnetwork的优势,CAID又做的怎么样? 一.准确性: SKAdnetwork全程采用加密方式,加密信息通过SKadnetwork负责,用户下载行为通过Appstore服务实现,全程闭环。CAID采用SDK设备信息采集,依赖算法一致以及在相对少的设备和相对短的时间中,算法生成的ID重复度低的特征,以对数的方式进行归因。 二.安全性: 根据看雪论坛的安全专家Y先生的介绍,SKAdnetwork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中间过程在苹果服务器上完成,几乎不可能被破解。相关生成算法,Key都是跟随用户的使用行为进行跟踪和归因,客户端代码是封装在iOS系统中。即便被攻破苹果也可以快速的通过服务端的策略调整,使其失效。 Y先生认为CAID在客户端上报的数据相对很简单,服务端仅仅是根据算法计算了一个结果,并不对数据上报的真实性负责,对数服务是由第三方完成的,因此这种方案没有安全性可言。 Y先生表示:“即使没有任何安全背景的程序员,都可以轻易的模拟SDK特征获取ID,也可以用不存在的ID进行对数。” 三.开发成本和风险: SKAdnetwork是基于iOS14系统的,开发者不需要对app进行调整,只需调用系统提供的方法即可实现归因。 CAID到目前为止,还没进入公开测试阶段,本身CAID是需要集成第三方代码,同时要针对不同的ADX和第三方分析公司进行数据接收和上报的调试。 对此,笔者采访了了知名的归因公司A公司的专家,专家表示:“CAID在归因上,本身就是一种退步。传统的iOS归因依赖的IP+UA的策略,效果还是可以的,而且不需要做任何的客户端的改动。现在引入了CAID看似提升了归因效果,但实际上由于CAID本身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无法与IP相比。因此当CAID的结果与IP冲突,依然只能相信IP。而脱离了IP的保护CAID将完全成为黑客的盛宴。” “目前针对iOS14比较好的解决方案,”A公司专家补充道“是以SKAdnetwork为基础的,关联三方展示点击数据的方案。” 四.免费: SKadnetwork完全免费。CAID看上去免费,但实际使用中需要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归因,而这些都是需要付费的。因此本质上CAID并不免费。 由此我们看到CAID的诞生,是由于苹果这手砸了很多第三方的饭碗,有些公司选择接受,在苹果的数据平台上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而另外一些人则希望不采用苹果的系统,用一套更容易操控的系统,实现有钱大家赚的逻辑,绑架整个市场。 数据对于互联网行业的重要性在过去十年已经被不断的认知和强化,免费通用标识接连缩进的消息让广告人感到危机的同时也预测到了机会,正如知名技术笔者、CSDN与《程序员》创始人蒋涛所言“商用ID替代免费ID将成为大数据行业未来的趋势。”这种时候国内数据公司和开发者们应该做的是团结一致,寻找真正可靠的商用ID,而不是趁火打劫,试图从政策夹缝中创造劣质品。 笔者希望看到,此次新政带给广告人的,是危机中找到的新的生机,与新的舞台!
背景: 年对于互联网营销行业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疫情袭来,各家金主钱袋缩紧,宣发费用缩水,就对广告的精准度有更高的要求。偏巧这个时候,苹果却官宣IDFA采集收紧政策,让本就不顺畅的数字营销雪上加霜。 当然,广告商们给苹果贡献的收益虽然远不如终端用户的收益,却也不能全部无视,苹果自然不会对移动广告整个赶尽杀绝,推出了SKAdnetwork,帮助广告主做APP下载推广时的渠道归因。 国内的三方也没有闲着,开始着手研发相关的解决方案,却也有些人试图趁乱浑水摸鱼,打着替代IDFA的旗号,做着山寨SKAdnetwork的事——CAID,说的就是你。 CAID是什么? CAID是国内多家广告联盟、协会、三方数据公司等联合推出的一款iOS14新规后的归因工具,以准确性高、免费标识、IDFA替代等宣传口号一入市场就引起了一些业内 SKAdnetwork与CAID对比,得出以下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