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导读ing小儿患病怎么办?大多数小儿治疗不配合,服药难,打针难,家长既心急又心疼。而配合中医外治疗法可以减轻患儿家长的这一烦恼。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它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原始社会,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
现代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将鲜药捣烂,或将干药研成细末,以水、酒、醋、蜜、麻油、凡士林等调匀,直接涂敷于体表穴位上,通过药物的刺激,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恢复机体内部各脏腑的生理功能,我科这些年来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运用中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
止泻贴
小儿中药穴位贴敷举例:上感贴:用于治疗感冒流涕、鼻塞、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等。配方:薄荷、生栀子、桑叶、菊花、桔梗、茯苓、防风、五倍子炮制后研细未,加黄酒调敷双涌泉穴6~12小时,1日1次。咳喘贴:用于护肺脏止咳祛痰,治疗气管炎、肺炎及湿罗音或喉中痰鸣等。配方:陈皮、杏仁、麻黄、竹沥、紫菀、川贝、百部等加减。炮配制、研细末装包、药包中加入鲜生姜汁,贴于背部肺俞穴6~12小时,1天1次。退热贴:用于感冒发热、久热不退,呼吸道和肠道感染发热的辅治贴剂。配方:水牛角、栀子、银花、大青叶、黄芩、蝉蜕等加减,炮制后,研细未开水调敷双涌泉、神阙穴(脐中)或曲池、大椎、膻中穴,12~24小时换药。止泻贴:用于治疗寒湿泻、久泻。配方:吴茱萸、丁香、木香、肉桂、苍术等加减,炮制后,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敷脐6~12小时,1日1次。三伏贴:用于治疗小儿多种反复发作的咳嗽、感冒、腹泻等疾病及过敏性病症。配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等炮制后共研细末,用时以老姜汁调和成1立方厘米药饼,贴于穴位上(辨证取穴6~10个穴位)2~6小时,于每年夏天三伏天的第一天贴第1次,10天1次,共3次,连贴3年。
三伏贴
专家介绍贺小梅,小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6年,先后2医院进修深造,共发表《杏苏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36例观察》、《辨证治疗小儿腹泻体会》等论文多篇,专业主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肺炎、过敏性紫癜。
急救
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