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大斌读享今天我为你解读的是《让顾客自己来定价》,副标题是“世界最盈利公司的创新定价策略”。如何跳脱出传统的定价方法,采用创新性的定价策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一家公司要想提高盈利,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控制成本,二是提高销量,三是调整价格。这前两种我们很好理解,换一家价格更低的供应商,这就是在控制成本;加大广告投放和促销力度,这就是在提高销量。但是这第三种调整价格,很多商学院的课程告诉我们,调整价格通是管理者最后万不得已的选择。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一提起调整价格,很多人都会引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理论,说价格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决定的。也就是产品和服务的定价过程是自动的,不在任何人掌握之中。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调整价格会带来很大风险,因为可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涨价之后,可能销量下降;降价之后,可能会亏本。但真的是这样吗?本书的作者认为,定价应该是企业营销的核心战略。那些说价格无法掌控的人,是把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错误地应用在了微观经济学里,“市场这只手”虽然看不见,但调整价格所带来的结果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调整价格虽然会带来很大风险,但它带来的收益也是巨大的。没有哪种策略是没有风险的,重要的是,要正确使用合理的定价策略。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定价策略才是合理的定价策略?我们该如何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提高企业的盈利呢?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让顾客自己来定价》,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定价视角,以顾客为导向来定价。听完之后你就会了解,怎样以顾客为导向来制定价格策略。还有,那些最赚钱的公司如何利用这些定价策略,帮助公司获取新顾客并显著提升利润。本书的作者有两位,分别是贾格莫汉·拉古和张忠。贾格莫汉·拉古是沃顿商学院的营销系主任,他研究的领域包括新产品定价、价格折扣、优惠券策略等,同时他还为很多世界顶级公司提供策略咨询服务,比如惠氏公司、时代华纳;张忠是沃顿商学院的营销系教授,曾经在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任教,也对定价问题很有研究。不过,这里需要补充一点,这本书的中文版出版于年,成书肯定更早了,像免费、好用再付钱、把产品切分成小块再定价这些策略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并不算是创新性的定价策略了。但是,书中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以顾客为导向的价值观还是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好,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会分三个部分为你讲述书中内容:第一,企业在定价的时候,不能以成本为导向,不能以竞争对手为导向,而要以顾客为导向;第二,好的定价策略,不是对所有顾客都是一个固定价格,而是要对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第三,价格是短时间内甩掉竞争对手,重新建立行业秩序的绝佳策略。第一部分首先是第一部分内容,企业在定价的时候,不能以成本为导向,不能以竞争对手为导向,而要以顾客为导向。先说以成本为导向。所谓以成本为导向,就是商品的成本,加上你要赚得的利润,就是最终售价。比如,你的成本是块,正常利润率是20%,也就是赚块,那最终售价就是,成本块加上利润块,一共1块钱。绝大多数企业用的都是这种定价法。企业选择这种定价法的理由,主要是它可以让企业稳赚不赔。你想啊,在商品的成本上叠加利润,这样每笔交易都能赚钱。但是这个理由经不起推敲。为什么这么说呢?通常来说,随着商品的销量增加,成本是递减的,也就是卖得越多,成本越低。但是销量这事儿谁都没办法保证,只能是预估,如果实际销量低于预估销量,那成本就会比预估的要高,而且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所以说,以成本为导向定价,不可能让企业稳赚不赔。说完以成本为导向,我们再来看看以竞争对手为导向。所谓以竞争对手为导向,就是在竞争对手价格的基础上,稍微做一些调整,或者干脆直接和竞争对手用一样的价格。比如,你的竞争对手卖,你就卖99,或者干脆直接卖。一般企业在进行战略定价时,会使用这种定价法。企业选择这种定价法的理由,主要是它看起来非常安全,不容易出错。你想啊,你的价格跟着竞争对手走,对手涨价你就涨价,你就可以避免失去本该赚到的利润;对手降价你也跟着降价,你就可以避免丢掉本该属于你的市场份额。但是这个理由同样站不住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会让价格决策非常被动,定价工作就变成了跟着对手调整价格。总之,无论是成本为导向,还是以竞争对手为导向,这两种定价方法都有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究竟该如何制定价格呢?本书作者认为,企业在定价的时候,要以顾客为导向。什么意思呢?就是企业必须要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顾客群,这些顾客群有怎样的需求,有怎样的消费模式。举个书里的例子,就是生活必需品市场和奢侈品市场。比如,一条成本一百块的丝巾,我们该怎么定价。如果以成本为导向定价,那答案可能就是,卖两百块,有钱挣就行了。但是按照作者的思路,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如果你的顾客买丝巾主要是作为生活必需品自己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lipower.net/crfyzz/1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