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多,菜市场里人来人往,记者发现市场角落里一个“集采种植牙申请预约服务点”的种植牙广告格外醒目,与这里的生活气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硕大的宣传海报上写着“种植牙元”。
来这个市场采买果蔬和日用品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也恰好是种植牙的目标消费者之一。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岁-74岁老人当中有86%存在牙缺失。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走访发现,客流量较大的菜市场基医院的宣传摊位。在其宣传中,“车接车送”“免费接送”“集采种植牙”标语随处可见,一颗种植牙的价格,也从曾经的最低多元,降到元左右。
这背后,是集采落地前夕种植牙迎来的“降价潮”。
4月20日,北京市种植牙收费综合治理全面落地,价格将大幅降低,为种植牙市场带来了更为紧张的竞争氛围。记者了解到,多家民营连锁口腔机构在4月1日即开始了“集采价”的种植牙促销。
民营口腔机构的率先“集采价”背后,真实降价幅度到底是多少?北京市“三位一体”的费用降价,到底降了哪些费用?降价潮背后,消费者还应警惕哪些消费陷阱?新京报贝壳财经医院口腔门诊以及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寻找答案。
北京东城区的一家菜市场内部,中诺口腔为种植牙设置的摊位。
率先打出元“集采价”宣称“降价不降质”
“由于集采,我们种植体价格优惠很多,现在种牙还是很合适的。”
医院将在4月20日迎来种植牙全面降价不同,北京民营医疗机构已经纷纷以“集采价”为噱头吸引顾客,大部分机构促销下的价格已经低至多元/颗。
今年3月底,北京市出台相关政策,4月20日起同步实施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冠限价挂网“三位一体”综合治理。北京市公立、民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均按照该政策执行,非医保定点的民营医疗机构可参照上述政策确定本机构具体调控目标,并对社会公开。
这意味着种植牙集体降费即将全面落地。不到一个月的“窗口期”里,众多民营医疗机构率先降价,并对外宣传“集采价”。
记者走访时看到,多家民营医疗机构在前台拉起横幅,宣布种植牙已开始实行集采价,并表示“降价不降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统计发现,在某线上平台上,中诺口腔推出了多款标注“集采价”的种植牙套餐,如元的“美国种植牙”、元的“德国种植牙”和元的“瑞士种植牙”等套餐。北京连锁口腔品牌劲松口腔,在某线上平台推出标价元的单颗“集采价进口种植牙套餐”。维尔口腔推出了“集采活动价”种植牙套餐,“美国种植牙”的套餐价为元。
某线上平台上,口腔医疗机构所做的“集采价”种植牙套餐。
跟消费者印象里动辄上万元一颗的种植牙价格不同,这样的推广价十分诱人。那么,这些降价是真实的吗?
记者对比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种植牙价格发现,此前中高端的种植牙价格,的确有所降低。
以高端种植体品牌士卓曼(ITI)为例。在此次国家集采中,士卓曼四级纯钛种植体系统中标价格为元/套,是集采中标的种植体中价格最高的品牌。
年2月,记者曾走访某民营医疗机构了解到,采用ITI品牌的种植体打包价格在1.1万元。年4月15日记者再次到访该医疗机构了解到,相同产品的打包活动价格已经降至元,费用包含种植体、牙冠、植入费等。
4月14日,麦植口腔的工作人员为记者展示了一张口腔种植活动价格单上标示,使用ITI非亲水种植体的套餐价格为元左右,原价则为元。此外,LD、奥齿泰、BEGO、ITI等品牌的植体的价格均有所降低,种植牙套餐的降价幅度在15%-40%之间。
4月4日,麦植口腔对记者出示的价格差异表。
“集采使供应商进行了统一的价格下放,这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坏事,医院本来就不缺患者,医院种植牙的费用降低很多,我们民营机构就要先把价格压低,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才会到这里就诊。”对于民营医院降价的原因,该位工作人员如此对记者表示。
“价格马上就变了”建议再等等满口牙种植不再需要“一辆车”
“等一周再来吧”
4月13日,距离北京种植牙费用综合治理落地仅一周的时间,医院和消费者都在等待种植牙降费。
医院的口腔种植科医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医院的服务费调整至元每颗牙,但是具体能使用什么品牌、价位的种植体需要等待下一步文件,“之后的种植体可能会是国产的,医院常用的是来自瑞士的高端种植体品牌ITI,一颗牙所有费用差不多要元,还是建议等一等。”
医院咨询种植牙价格情况,工作人员也建议记者5月1日之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