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系统疾病是当前困扰我国规模猪场,尤其保育、育肥猪群最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其病原多样、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情复杂、损失严重。控制呼吸系统疾病是一项系统工程,硬件设施的改善是基础,还猪一个健康、完整、有自我防护能力的呼吸道则更为关键。
一、猪支原体肺炎概况
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喘气病或猪地方性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而复杂的呼吸系统疾病。这种病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多为地方性疾病。本病具有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的特点,
仔猪对猪肺炎支原体敏感,感染后一般到6周才开始表现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导致肺部遭到实变,从而易感其他病原,引起仔猪生长受阻和饲料转化率大幅下降。本病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广泛存在,已成为国内猪场的“钥匙病”,支原体肺炎多与放线杆菌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蓝耳病、圆环病毒和猪流感等混合感染,导致严重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严重影响猪场效益。
二、病原学特性
支原体是一类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因此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不敏感。猪肺炎支原体在环境中抵抗力较强,在猪的鼻腔分泌液中可分离到,但易受猪鼻支原体污染和抗生素的影响以及对营养要求比较苛刻,故分离和培养比较困难。
三、流行病学特征
本病呈世界范围分布,仅丹麦等少数国家实现了净化,国内猪场感染率高达%。由于支原体一旦感染,难以清除,因此确诊1头阳性母猪即可宣告整场属高危猪群。
产房仔猪感染多发生在15日龄后,主要通过与母猪鼻对鼻的接触或者飞沫而感染;约20%的仔猪在断奶前后感染,到育肥前期感染达到高峰;部分猪只在40日龄左右有明显的干咳并渐进性消瘦,疾病进程缓慢者要到17周龄左右才表现咳嗽症状,此时多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等混合感染形成猪群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猪感染肺炎支原体可致饲料转化率降低10%~25%,日增重减少17.4%,推迟出栏至少30?d,给猪场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总费用的10%。猪肺炎支原体的净化比较困难,剖腹产、早期隔离断奶、空气过滤舍饲养等方式不适用于商品猪生产过程,且由于病原在环境中广泛存在,飞沫即可传播,难以控制生长阶段不被感染。
四、致病机理
猪肺炎支原体表面有黏附素蛋白P97,可致纤毛凝结成束、脱落、丧失摆动功能。脱落的纤毛混杂吸入的病原不断进入肺部,导致肺部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引起支气管扩张困难,迫使猪增加呼吸频率,表现气喘症状。主要病变在肺脏尖叶及心叶,呈明显的肉样病变。
由于支原体将纤毛破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细菌及病毒的继发感染变得很容易,如支原体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跃时,过度敏感的肺泡巨噬细胞成为病毒最佳的寄生地,引发典型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研究证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支原体共感染可使病毒导致的热毒血症维持至少45?d,给全身性败血症的发生及大群呼吸道疾病的暴发提供便利。因此猪肺炎支原体严重破坏了猪群呼吸系统的免疫防线,是引起猪群PRDC的“钥匙病”。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特性,早期应该采取喷鼻免疫有效的活疫苗,在猪群上呼吸道进行占位免疫,阻断野毒入侵感染。
五、效果评判
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广泛感染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对良种猪致死率不高,量化的疾病表现周期太长,因此如何评价免疫效果一直是困扰终端猪场的难题。当前我国生长育肥猪慢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生产成绩(料重比、日增重等)、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而屠宰场肺部病变评分法是生长育肥猪慢性肺炎的一种重要的回顾性诊断方法,在美国、法国和丹麦等国家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却很少应用和报道。
1、生产成绩评判
除每天定时定点仔细观察并记录猪群咳嗽指数,记录疫苗使用前后呼吸道用药成本的改善外,有条件的猪场可重点北京哪个医生治疗白癜风好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