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因具有调味增香的独特效果,故在烹调中运用十分广泛。比如用于卤制各种食材、制作味道醇厚的香辣菜等等,而其中最有名的,还是四川火锅和潮州卤水。
香料若使用得当,可以让成菜的香味沁人心脾,改善或增添菜肴的特殊风味。不过,我还是经常听到一些朋友反映,他们卤制的菜品要么味道发苦,要么香味过浓或过淡,其实这就是自己在使用香料时,还没有掌握好不同香料的品种搭配和用量多少的缘故。
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谈谈我对香料的一些认识以及在实际运用中的一些体会。
一、香料的本质
香料是指我们在烹调中所用到的香辛味调味品,它们有的含有多种芳香类的呈味物质,有的带有典型的滋味或香气,并且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比如八角、花椒、豆蔻、砂仁、白芷、丁香等。
我们在烹调实践中所用到的香料可分天然和人工的两大类,当然平常使用的主要还是植物性香料,它们大多源于天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包括鲜品和干制品,但用的主要是干制品),比如果实类的香料有八角、胡椒、小茴香等,叶及茎类香料有香叶、迷迭香、薄荷、香椿等,种子类香料有莳萝、小豆蔻等,树皮类香料有肉桂,花蕾类香料有丁香,等等。
二、香料的功能
、调味、增色、添香
用香料来赋香,比如八角、桂皮、丁香等,就能改善和增加菜点的香气;用香料抑制异味,比如花椒、孜然等就能矫正或掩盖原料当中的腥膻异味等;用香料着色,比如辣椒、芥末、姜黄等,就能赋予菜品一定的色泽。当我们加香料制成不同风味的调味料以后,便可以在具体烹饪时,适量地调入,从而使菜品带上所期望的口味。
2、抗氧化功能
对于大蒜、生姜、花椒、丁香、迷迭香、鼠尾草等香料,由于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并且可以阻止脂肪自动氧化,所以可起到对畜禽肉类及水产类脂肪性食物的防腐保鲜作用。
3、抗菌防腐
香料里边含有的抗菌性化合物,如酸、醛、醇、丙酯、酮、醚等成分,能起到防止食物腐败或生成黏液变色、发酵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安全性较高的天然防腐剂。
4、有特殊的药理作用
香料也是被中医界广泛使用的一类药材,因为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药疗作用,比如大蒜能杀菌,柠檬能清凉,八角和鼠尾草能镇静,姜能解热,薄荷和肉豆蔻能健胃,小茴香能祛痰,丁香能祛风等。
另外,许多香辛料的精油还能挥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让人闻之就有清新愉快感,像橘皮、八角、丁香、薄荷、肉桂等。
桂皮:
草果:
香砂仁:
豆蔻:
丁香:
性温、味辛,以个大均匀、色泽棕红、味厚芳香的公丁香为佳。丁香可除臭解异、赋香增味,还可以抗氧化、防霉,它经常被用在酱、卤、烧、炖、煮等烹调技法中。因丁香的香味过于浓烈,故要严格控制好用量。一般情况下,用量应当在原料的0.02%-0.5%之间,比如卤制g牛肉,只能加七八粒丁香。
甘草:
性凉,味甘平,可赋甜增味、去异压腥。甘草加热后产生的香味,能使卤水变的甘香。甘草多用于复合香辛料及卤水里,其用量在原料的0.25%-2%之间,比如卤制2只鸭子,放三四片就行。
小茴香:
形似稻壳,味辛、性温,是调制火锅的常用香料之一。小茴香可增香添味、除异防腐,故多用在酱、卤、烧、炖、焖等菜肴当中,用量为原料的%左右,用时应包起来用。
孜然:
味甘甜、性温热,富有油性。由于其气味芳香而浓烈,可去腥解腻、增香,故常常用于制作羊肉及新疆特色抓饭。近年来,孜然被广泛应用到了孜然味型的热菜烹调当中。不过在用孜然调味时,用量不宜多,夏季尤其要少放。
山奈:
又叫沙姜,性温,辛辣,可增香、除腥去异、增进食欲。它多用于调配五香粉、咖喱粉等。在粤菜里边,因山奈有醒胃的作用而被广泛使用(如煲汤、烧鱼等)。另外,由于山奈所含挥发油只有在较长时间加热后,其毒性才会挥发散失,故它适合用于卤、烧、炖、煮、熏等技法。比如卤制g牛肉,只需加三四片。
陈皮:
其味辛苦、性温,可增香添味、去腥解腻。多用于烧、炖、炒、炸等陈皮味型的菜肴当中,它还可用于调配卤料、复合香辛料及粤菜中野味菜式,比如烩蛇羹等。广陈皮是广东的三宝之一,用量为原料的0.2%左右,比如卤制2只鸭子,只需放三四小片。
罗汉果:
性凉、味甘,是制作广大凉茶的主要原料之一。由于其甜度约为砂糖的倍,所以在使用时就需要控制好用量,比如卤制g牛肉,只需掰五六片罗汉果果瓤就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