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迎来“五一”假期啦
小e温馨提醒
享受假期的同时不要忽视疾病防控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健康提示
建议重点做好
新冠肺炎、诺如病毒肠炎、
手足口病、蜱传播疾病、
动物传播疾病和食物中毒的
预防与防范
0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五一假日期间,境外疫情呈高强度流行态势的可能性大,我国境内面临的疫情输入风险依然较大。
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02
诺如病毒肠炎
诺如病毒肠炎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或学校,但旅行团、游轮、度假中心也常有疫情发生。
诺如病毒肠炎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患者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为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0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庖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按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月。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根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泡痛感明显这些水疮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04
蜱传播疾病
5-7月为蜱活跃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人员以及野外旅行者被蜱叮咬后,有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风险,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的人员也存在感染风险。
发病通常在被蜱叮咬后1-2周主要表现为发热伴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蜱还可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等多种传染病05
动物传播疾病
动物传播疾病人类通过接触动物(如饲喂、抚摸、屠宰、剥食、加工等)、食用未煮熟的动物产品(如肉、蛋、奶等)、接触动物栖息地环境等方式,可能会感染上禽流感、狂犬病、布病、炭疽等动物传播疾病。
06
食物中毒
5-10月为我国食物中毒高发月份。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也相应增加。我国内地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为多见,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时有发生。
食物中毒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续或者阵发性绞痛多见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常先吐后泻07
预防小总结
在校期间
学生如出现发热发烧、咳嗽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身体异常情况,须第一时间报告辅导员,配合到临时留观点进行自我隔离,同区域所有人员原地等候工作人员到场,按流程处置,严格按《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生工作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先进行处置。
校外期间
境外疫情呈高强度流行态势的可能性大,我国境内面临的疫情输入风险依然较大。应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及中高风险地区,特别是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
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就诊,并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
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并妥善保存票据以便查询。如旅途过程中出现头痛、乏力、发热等症状,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取消或中止旅行。
{“青年大学习”主题小问答}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于()。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你答对了嘛~
信息技术系新闻宣传中心出品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疾控动态福建日报福州新闻网编辑
新媒体运营部杨誉责任编辑
肖淑蓉新媒体运营部黄昭君指导老师
赵鸿明薛建辉朱佳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