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流感病案让医生抓狂病人发展成重症肺

预防治疗流感的知识不断被普及,人们大多有些自己的处理办法,正因为感冒是小病,可以自理,有些常见错误一定要避免,否则,虽然感冒本身不致命,但因为感冒造成的贻误,却可能有其他变数。

错误1

病毒感冒不用抗生素

近日,医院的许鹏飞医生公布了一个他亲历的病案。

病案

一个4岁的孩子得了流感,孩子家长知道流感时吃抗生素无效,只给孩子吃了抗病毒药。四天后,孩子仍旧高烧不退,而且咳嗽加重,但因为家长看到网上说,病毒感染的周期是5天,依然决定硬扛。到第五天,孩子实医院,医生的诊断是“重症肺炎,合并支原体和肺炎球箘感染”。

这种病情,如果再晚来一点,孩子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许医生郁闷的是,家长对疾病的刻板了解和随意自理,机械地以为,既然流感是病毒所致,而抗生素是杀细菌的,所以挺到最后也不给孩子用抗生素。

可惜的是他不知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到后来是可以合并细菌感染的。

每年流感爆发,都会有人因流感死亡,这些人不是死于流感,而是死于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如果绝对不用抗生素,基本上是在等死,这比滥用抗生素的危险还要大!

感冒分两种,普通感冒和流感,两种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在感冒的初期,基本上不需要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因为抗生素治疗的是细菌感染,对病毒无效,如果一见到嗓子疼咳嗽就上抗生素的话,那无疑是一种滥用。

同样是感冒,很多人喝几碗姜汤就好了,因为他们免疫力正常,姜汤改善了他们的症状,他们的感冒好了属于病毒感染的自限性周期到了。通俗讲:病毒死了,感冒就好了。

但抗生素绝对不是不用,很多人说我就是后来吃抗生素才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感冒后期,如果你的抵抗力差,会继发细菌感染,你用的抗生素就是针对这些继发感染的,所以给你留下了抗生素治感冒有效的印象。

什么时候就要用抗生素了呢?

1

看化验数据

医院化验,看两个指标。

“血常规”检查中发现白细胞升高了,就意味着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是不会升高的,甚至还会降低。

另一个重要指标是C反应蛋白,它如果升高,也意味有细菌感染,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抗生素,如果此时仍坚持不用,可能会加重病情。

2

看外表症状

从外表的症状上,有下面几点时一定要用抗生素:

扁桃体上有白点

很多人感冒时首发症状就是嗓子疼,但如果咽喉红肿,而且咽部黏膜上有白点,这是细菌感染的又一特征。另外,如果除了嗓子疼,没有流鼻涕、打喷嚏等其他感冒症状,也要小心,因为这可能是链球菌感染,需要尽快使用抗生素。

黄色的鼻涕或者痰

一般来说,病毒性感冒患者通常会流清鼻涕,干咳无痰。如果鼻腔分泌物呈绿色或黄色,痰也是黄浓的,可能是细菌感染症状。

有的可能并发了鼻窦炎,黄鼻涕是发炎了的鼻窦的分泌物,这时候他们还会前额疼,眉棱骨疼,因为那里就是鼻窦的所在地,这种情形下,即便不用西药的抗生素,也需要用中药清热解毒药了,比如急支糖浆,羚羊清肺丸,芎菊上清丸等。

感冒拖延日久不好

病毒感染一般有七天甚至更短的自限性,如果迁延时间太长,很可能是继发感染等更严重的问题,这多属于细菌感染,此时要化验血常规,考虑抗生素的介入。

错误2

感冒时不能吃补药

感冒了,之前吃的补药都要停,这是大家的共识,的确有道理,感冒的时候重在驱邪,邪气尚存时吃补药,很容易闭门留寇,特别是当感冒伴随湿热的时候。

但是,这个讲究也要分人、分情况。

如果病人已经体质虚弱到无力驱邪外出,补药就是必用药,具体到感冒,中医有专门为这种虚弱之人设计的感冒药,叫人参败毒散,里面就特意用了人参,帮助身体驱邪外出。

除此之外,我们当作感冒药用的非处方药小柴胡颗粒,它的成分是: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党参)、生姜、甘草、大枣,其中既有寒凉的黄芩,也有温补的人参或者党参。

它治疗的感冒,不是感冒初起,而是已经感冒几天,辗转不愈,反反复复,这个时候需要用含有补药的小柴胡汤,中医对小柴胡的评价是:“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通俗讲,就是因为身体太弱,没挡住外邪,外邪入里了。

从这个角度上讲,小柴胡汤其实是个托毒剂,它的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也提示我们,慢性的,迁延很久的疾病,在治疗上不能一味地杀敌、排毒,无论是从体表排毒的发汗药,还是从大便排毒的泻药,都无济于事,必须用到小柴胡汤或者借小柴胡汤之意,因为小柴胡汤又叫三禁汤,一禁发汗,二禁泻下,三禁催吐而得名。

之所以有如此禁忌,就是提醒医生、病患,感冒到了这个程度,要保护身体正气,不能再斩草除根地恶治了!非但感冒时候的补药不是禁忌,而且,能退烧的发汗、通便也要因人而异。

错误3

感冒了就要多喝水

无论是流感还是感冒,人们有个约定俗成的办法:多喝水。

的确,人体的70%都是水,缺水会导致细胞代谢失常,在感冒时候助纣为虐。另一个原因是,咽喉是人体“第一门户”,那里是病毒细菌集聚地,频繁饮水可将那里的病菌冲到胃里,强大的胃酸自会杀菌。

但是

这个多喝水要因人而异!

如果本身是虚寒体质,用水的能力已经不足,再过多饮水,就会造成“水饮”,给已经虚弱的心脏增加负担。

无论是喝水还是输液,水分最后都要进到血液循环,由心脏推动着给全身供血。对一个心肺功能不好,连现有体量的血液都无力推动的人来说,多喝的水就变成了“水饮”,会增加心脏负担,很多肺心病人,在医院输液多日仍不见好,这就是原因之一。

这个时候,西医会通过利尿药来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肺负担,甚至一些心脏功能不好的人会被限制饮水量,就是要避免增加心脏的负担。

在中医,此时则要用温热的药物来蒸化“水饮”,在没有输液治疗的过去,这些人就是靠《伤寒论》的“小青龙汤”救治的。

配伍

小青龙汤

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

它针对的是外面受寒,里面有水,典型的表现是:“咳逆倚息不得卧”,就是咳嗽得不能平躺甚至夜里睡不了觉。这种情形多见于老慢支、老肺病导致的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冬天旧病复发时,时常是整夜整夜坐着,不能平躺,腿也是肿的,而这,往往已经是西医“心力衰竭”的标志。

毕竟这是极端情形,少数病人会严重至此,更多见的还是为了感冒快好喝水,喝得胃里都难受了,总觉得胃里汪着水,甚至后背发冷,这种情况就算没有心衰,不吃“小青龙汤”,但至少提示:无论是饮水还是输液,都要适量了。

多年前,“神医”张悟本用绿豆“包治百病”时,医院都接到了后背发冷,板结如冰的“怪病”病人,多是一年四季把绿豆汤当“养生汤”的北京大妈。究其原因,是绿豆的寒凉折损了阳气,身体因为虚寒无力用水,喝进去的绿豆汤成了“水饮”。如果感冒后,不分青红皂白地多喝水,也会犯张悟本同样的错误。

至于能不能多喝水

先看舌头

如果舌头因为含水量很大变得胖胖的,甚至是水滑的,看着都要往下滴水,这就是体内有“水饮”了,不仅不适合多喝水,还需要药物助力来温化“水饮”。

参苓白术丸,它是健脾化湿的,性质没有“小青龙汤”那么温热,但对改善、保护之前已经虚寒的脾胃,避免“水饮”停留加重心脏负担,还是很有效的,至少可以避免感冒时多喝水带来的新问题。

封面插图/北京晨报美编

刘晓龙

推荐阅读

?美国癌症死亡率20年持续下降,因为他们做了这些事……

?年轻时都得过重病,年近80岁的名医夫妻这样养生,现在精神矍铄身体特棒!

?医院医生濒临死亡!他的自救过程惊心动魄,每一条都是宝贵经验

编辑/张瑞玲李含威聂爱玲

出品/北京晨报社名医坊周刊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未经允许禁止任何形式转载

赞赏

长按







































白殿疯病正常生长在哪里
白殿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lipower.net/fyzqzz/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