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量科技持续发力SbbS的领先广告技术平

(报告出品方/作者:海通国际,杨林、郑宏达)

1.全球领先的第三方广告技术平台

1.1Mintegral加持下,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第三方广告技术平台

作为全球性技术平台,汇量科技Mobvista致力于推动数字时代的全球商业增长。公司于年在中国广州成立,并于年1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着力打造为企业增长赋能的“SaaS工具生态”,提供包括移动营销、统计归因、创意自动化、流量变现、云架构成本优化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增长。

目前,汇量科技在全球有过千名员工,于广州、北京、中国香港、旧金山、伦敦、新加坡、新德里等21个城市设立了全球办公室。公司主要股东为顺流技术有限公司持股67.92%,GICPrivateLimited持股7.76%。

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广告技术、智能营销和AI及云技术。

(1)广告技术

①AI驱动的程序化互动式广告平台:Mintegral。

Mintegral是AI驱动的程序化互动式广告平台,致力于在移动营销领域成为连接东西方市场的桥梁。运用覆盖全球的流量优势及广告资源,帮助全球各个地区的合作开发者与发布商提升用户规模与变现收益。目前,Mintegral已帮助余家全球顶级广告主、0余款头部应用在欧美、亚太等全球市场大规模获取优质用户,日均广告请求超亿次。

②效果营销平台:Nativex

作为全球领先的线上营销专家,Nativex覆盖国内外全渠道流量,提供智能投放、创意素材、KOL营销等产品和服务,助力客户实现跨区域增长。拥有14个全球办公室,Nativex为来自世界60+国家与地区的+客户提供卓越服务。

(2)智能营销

①游戏玩家数据分析平台:GameAnalytics

GameAnalytics致力于为移动游戏开发者和发行商提供免费数据统计分析服务。截止目前GameAnalytics网络中拥有多款活跃游戏、超12亿月度活跃玩家,平均每月游戏内会话超亿。该平台以面向所有主流游戏引擎及操作系统的实时数据分析,帮助游戏开发团队高效优化游戏玩法、提升留存率及收入。

②热力引擎:GameAnalytics

热力引擎是一套数字时代的增长引擎,面向企业在数字化时代寻求增长的完整旅程。作为由AI与云原生驱动的全域营销云产品矩阵,热力引擎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营销增长解决方案。热力引擎为企业提供数据分析云、数据管理云、智能投放云三组工具集,并打通链接,实现三个模块的循环迭代与进化,形成赋能企业增长的飞轮。

(3)AI及云业务

①云原生的一站式开源AI平台:EnginePlus。

EnginePlus是云原生的一站式开源AI平台。EnginePlus将数据湖、计算分析、人工智能集成在统一平台上,提供面向多种业务场景的实时数据湖框架StarLake、机器学习框架MindAlpha等自主研发的开源工具,并与Spark计算框架深度集成。EnginePlus致力于帮助开发者解决上云和数据智能处理等挑战,加速企业组织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

②云原生技术栈的可视化DevOps服务平台:MaxCloud

MaxCloud是基于云原生技术栈的可视化DevOps服务平台,旨在帮助企业简化应用部署管理流程,一站式完成应用部署和运维工作,从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MaxCloud拥有跨云特性,可实现一键部署至全球,开箱即用。

③云成本优化的综合解决方案:SpotMax

SpotMax提供一套云成本优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云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节省多至90%的用云成本。通过基于云原生技术开发的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SpotMax帮助企业开发人员优化软件架构以适应云基础设施弹性伸缩的特点,从而提升用云效率。同时,SpotMax通过全局历史数据和本地线上数据综合分析,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充分运用Spot实例,极大节省用云成本。SpotMax来自Mobvista自身用云实践,经历过日均千亿次广告请求的大规模可行性验证,目前已成功管理了不同类型的线上系统,其全球管理的Spotinstance实例数超过50,vCPU。

在众多业务当中,Mintegral业务是公司的最主要业务,该业务年实现收入5.75亿美元,占公司年总收入的76.40%。

Mintegral平台为程序化广告技术平台,其链接大量的碎片化的移动端程序化流量。它通过集成式和规模化的程序化广告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触达全渠道、全球移动设备的用户增长和流量变现服务。该平台采用云原生架构,其流量和预算的分配是由AI算法驱动和优化的。目前我们在云上维护了一个超过5,核CPU的大规模计算集群,7x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线下的算法模型训练和在线的推理预估。

在每次广告请求中,公司自主研发的MindAlpha智能推理引擎都会被实时调用以对广告候选序列进行预估,选择并推送最合适的广告至请求终端,全过程不超过10毫秒。自年二季度末Mintegral平台升级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和动态创意优化算法以来,MindAlpha每天处理的数据量已超过10PB,使用的模型特征参数规模超过百亿,在线推理量超过10万亿次。目前,Mintegral平台已经具备程序化广告交易链路上每一个环节的全栈能力,处理超过2,亿次的日均广告请求,并随着数据的累积不断进行自我训练和迭代。

目前,在Mintegral的加持下,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第三方广告技术平台。

1.2并购热云科技,坚持打造SaaS工具生态长期战略

当前市场上MarTech(营销技术)解决方案呈现碎片化,而用户触点不断增长,两者的叉乘效应,导致用户数据与渠道割裂,造成几何层级增长的数据孤岛。这个孤岛会让企业对用户全方位的透视变成非常大的挑战。因此,打通孤岛之间的底层数据,还原给用户一个多维度的透视,形成企业积累的核心资产,这对企业可持续的增长至关重要。

同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当下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各国愈发重视数据隐私保护,企业在追求精准营销的同时,还需兼顾数据安全。当互联网“去中心化”成为趋势,相比以往中心化部署的解决方案,技术服务供应商助力企业实现技术内建(Technologyin-housing)、将数据交还给企业自身,才能长远地解决客户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于对这一企业痛点和市场需求的洞察,早在年,汇量科技整合旗下技术平台提出了“SaaS工具生态”战略:通过构建更完善的产品矩阵,覆盖开发者由小到大发展过程中,从统计分析、用户增长、商业化到云成本优化等不同阶段的核心场景。

目前,公司的SaaS工具矩阵包括营销技术软件工具及云计算工具两类。其中,营销技术软件工具主要包括服务于广告交易的广告技术平台(Mintegral和Nativex)、和数据分析工具(GameAnalytics)等;云计算工具主要包括服务于客户云计算资源成本优化的SaaS工具(SpotMax)。

通过公司的SaaS工具矩阵产品,移动应用开发者可轻松、快速、高效地实现全链路营销活动,并优化大数据计算效率及云计算资源成本,从而提升其营销效率和工作效率。

年4月,公司发布公告,拟收购行业领先的移动广告效果监测和数据分析平台热云数据的全部股份。年下半年,针对热云数据创始人团队所持约52.13%的股权及部分财务投资人所持约2.33%的股权的收购交易完成,热云数据成为公司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公司将持续推进热云数据剩余股份的收购事宜。在收购完成后,热云将作为汇量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保持独立品牌和运营,为全球应用开发者开拓中国市场,提供更加完善的大数据和全链路移动营销SaaS解决方案,成为公司所构筑「SaaS工具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9月15日,公司携手热云数据举办的「共振·迭代」战略及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结合二者的工具生态与营销科技能力,公司联合热云数据正式发布了一站式智能营销解决方案“热力引擎”,其核心使命正是要“让增长变简单”。在赋能企业的链条上,热力引擎设置了三站以构建企业的增长飞轮: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效果化。这个三站式解决方案可以归纳为「三朵云」:数据分析云、数据管理云、智能投放云。

业务数据化,是将公域中广告和渠道来源方面的数据、私域中企业内部产品的用户行为数据,交汇融合,通过覆盖投放效果分析、实时防作弊、客户行为分析等能力,帮助企业实现营销渠道效果分析和用户甄别,把业务沉淀成数据。

数据资产化,简单来说就是将数据打通、整理,让数据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而不是成为企业的负债。热力引擎会基于保护用户数据隐私、最大程度满足业务的具体需求两大原则,提供CDP(客户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打通公域+私域的IDMapping构建完善用户标签体系。

资产效果化,则意味着沉淀下的数据能够赋能营销,基于数据实现精准营销,降低成本,真正为业务增长发挥价值。热力引擎是国内首个将用户行为分析、CDP、智能投放平台完全无缝打通的解决方案,各个环节互相关联、相辅相成,能够打破割裂的数据与环节联通,实现数字化增长的闭环。

在过去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探索出了「开源」和「节流」两条增长路径:开源:从「数据驱动」转变为「数据+智能」双轮驱动,让数据发挥更大的增量价值;节流:利用云原生特性突破成本束缚。“不断积累的数据资产将促动业务的升级迭代,从而让增长飞轮越转越快。这便是热力引擎核心的增长方法论。”公司CEO曹晓欢表示。随着数据量的积累,增长飞轮会越转越快,并在AI和云原生二者的核心驱动下,促进整个飞轮的持续迭代和进化,真正做到「让增长变简单」。

而在「共振·迭代」战略及新品发布会上,公司还官宣了朱小强的加盟。朱小强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近10年的头部互联网企业广告产品与技术研发经验。加入公司之前,朱小强是阿里巴巴展示广告技术负责人,并且兼任AI算法平台负责人,对AI驱动业务增长的方法体系和实践经验都有深刻的见解。

此次朱小强的加入,再加上公司自身多年积累的广告技术经验以及收购热云数据后在营销技术上的拓展,也将为公司加速切入ToBSaaS赛道提供强大助力。自主研发+战略收购,继续打造SaaS工具生态。凭借对移动应用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业务及技术的需求的深刻洞察及理解,公司持续自主研发,推出并迭代了数据分析工具、营销云、素材创意工具、云技术等产品或服务,不断完善公司的SaaS工具生态,以集成式的工具服务加强并扩展公司和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年内,公司还收购了另一家SaaS公司(HIO),未来,作为公司增长战略的一部分,公司仍会通过收购公司、整合业务、团队和技术的方式,加强公司的客户资源和工具能力,从而加快公司SaaS工具矩阵的搭建。

长期看,SaaS工具矩阵的搭建所形成的战略飞轮,将推动公司业务的增长并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开发者使用公司的SaaS工具来分析、推广、变现他们的移动应用程序,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平台规模。此外,随着公司对移动应用开发者需求了解的加深,公司不断迭代和研发新产品,进一步完善工具矩阵。飞轮的不断加速使得公司的平台效应不断加强,在客户的营销预算及云运维预算中的分配比(「take-rate」)不断增加,从而促进公司收入不断增长。

我们认为,对热云数据的收购和热量引擎的发布,代表着公司正式切入了toBSaaS赛道,同时也意味着营销SaaS业务正式作为公司着力打造的新增长曲线亮相,公司对于持续发展SaaS工具生态战略的态度也非常明确,朱小强的加入更代表了公司对这一领域的坚定看好,未来,SaaS有望成为公司全新的增长点与收入源。

1.3业绩稳健增长,战略转型初有成效

公司-年营收分别为美元3.13亿元、美元4.35亿元、美元5.00亿元、美元5.16亿元和美元7.55亿元,整体保持了增长的态势。目前,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美元0.27亿元、美元0.22亿元、美元0.22亿元、美元-0.05亿元和美元-0.25亿元。这是由于公司坚持加速向以Mintegral平台为核心的程序化业务转型,主动收缩并将逐渐退出Nativex平台中的媒体代理业务及部分非程序化广告业务导致的。截至年年报发布日,公司已完成头部媒体代理业务的整体剥离,非程序化广告业务中仅包含具有稳定利润且现金流较好的传统非程序化广告业务。

年,公司将服务类型分为营销技术业务和云计算业务,前者包括广告技术业务和以数据分析为代表的其他营销技术业务,后者则是SpotMax业务。年,营销技术业务实现收入美元7.55亿元,同比增长46.33%,占公司营收的99.96%;云计算业务实现收入美元31.5万元,同比增长.46%,占公司营收的0.04%。我们认为,营销技术业务作为公司核心业务板块,收入维持了稳定的增长,未来仍将作为公司核心的收入来源,而云计算业务则获得了更高的收入增长,这说明公司目前向云计算行业进行业务扩展较为顺利,有望为公司提供全新的业绩增量。

公司的广告技术业务来源于2个业务部门:Mintegral和Nativex。自年开始,公司实施集团转型战略、年Mintegral规模化优先发展战略,Mintegral的规模效应和平台效应逐渐增强,叠加公司从年下半年的特殊事件冲击恢复因素,年Mintegral平台实现收入美元5.75亿元,同比增长88.0%,占广告技术业务收入比重为76.4%;Nativex平台实现收入美元1.78亿元,同比下降15.3%,占广告技术业务收入比重为23.6%。我们认为,公司广告收入结构的转变及Mintegral业务的强势恢复与增长证明了公司向程序化业务转型的成效,未来将进一步深化转型,推动核心业务成长。

1.4管理费用控制卓有成效,高研发及销售投入彰显信心

管理费用控制成效显著。-年,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分别为9.16%、8.26%、10.24%、8.58%、3.66%。年成效尤其明显,同比下降4.92pct。这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导致的。

销售费用增长扩展业务新垂类。-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06%、1.79%、2.00%、3.29%、6.24%;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05%、6.72%、7.04%、6.18%、9.10%;销售费用的高投入除为推进程序化广告业务从年的舆论事件中恢复外,同时也符合公司拓展程序化广告业务新垂类的战略任务。高研发投入奠定良好基础。而公司始终坚信研发与技术升级是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研发投入的高增长主要来源于加速高端研发人才储备和升级程序化广告算法框架。截至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项知识产权,包括1项专利、36项版权、60项商标及72项域名,且已组建了一只业界顶尖的研发队伍,由拥有亚马逊、阿里巴巴、百度等头部技术公司的工作实践经验的数据科学家、AI算法专家、工程架构师以及云计算领域专家带领。我们认为公司不断加强的研发队伍和研发实力将会持续增强公司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我们认为,公司在研发、销售上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拥抱新技术,不断开发新垂类,有望在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寻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而对管理费用的有效把控,能够支撑公司业绩实现快速的增长。

2.云与AI产品逐渐发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的AI及云业务主要分为三类产品,包括云原生的一站式开源AI平台:EnginePlus;云原生技术栈的可视化DevOps服务平台:MaxCloud和云成本优化的综合解决方案:SpotMax。

2.1云计算产品大幅降低用云成本,完美贴合行业实际痛点

2.1.1随着公有云成本不断攀升,降低用云成本已成为企业的首要目标

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年全球最终用户在公有云服务上的支出预计将从年的亿美元增长20.4%至亿美元。到年,最终用户支出预计将达到近6亿美元。此外,根据Flexera发布的《云计算现状报告》,越来越多地使用公有云正在推动各种规模的组织的云支出,而公有云支出现在是IT预算中的一个重要项目。37%的企业表示他们的年支出超过万美元,80%的企业表示云支出每年超过万美元。中小企业运行的工作负载较少,因此他们的云计算费用也会降低。然而,53%的中小企业仍然花费超过万美元,高于去年的38%。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将业务迁移到云端,使用公有云带来的优势正在被认可。但另一方面,“云成本支出浪费”在云计算技术迅速被采用的背景下日益突出。这一趋势表明,掌握预测和成本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此外,浪费的云支出是一个主要问题,并且随着云成本的持续上升而变得更加关键——许多组织往往低估了他们的浪费量。受访者自我估计,他们的组织浪费了32%的云支出,高于去年的30%。

我们认为,随着企业在公有云支出方面的不断攀升,对降低用云成本的高度需求在未来数年内都有望维持,在这一背景下,谁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用云成本,谁就最有可能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

2.1.2SpotMax是云成本优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多重方法降低用云成本

SpotMax提供一套云成本优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云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节省多至90%的用云成本。通过基于云原生技术开发的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SpotMax帮助企业开发人员优化软件架构以适应云基础设施弹性伸缩的特点,从而提升用云效率。同时,SpotMax通过全局历史数据和本地线上数据综合分析,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充分运用Spot实例,极大节省用云成本。

SpotMax的产品帮能够帮客户持续提高系统的可用性与弹性,从而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等云资源的大幅节省,提升用云效率。这些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①MaxGroup——智能集群管理:多维度优化伸缩集群架构,稳定且最大化发挥集群不同机型的服务能力。

②MaxBatch——批量处理工作进程:容器化批量处理重复的工作进程,减少资源占用并实现资源使用的弹性伸缩。

③MaxArch——体系架构创建:评估现有架构,提供向云端迁移和云原生架构的设计,帮助构建高弹性架构。

④MaxChaos——混沌工程服务:有效评估系统的容错能力,帮助企业持续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SpotMax在运成本节约方面主要依靠两个方式。首先,SpotMax可以帮助企业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弹性地使用算力资源。通常,企业会根据业务需求峰值申请算力资源,但不懂得在业务需求低谷释放资源,造成成本浪费,而SpotMax可以帮助企业发挥云平台使算力按需伸缩、动态匹配的能力,降本增效。

此外,采购极致性价比的算力是SpotMax“省钱”的另一法宝。算力的大小取决于虚拟机,也就是实例数量的多少。一般,企业获取弹性云计算资源共包括三种方式:按需实例(「on-demandinstances」)、预留实例(「reservedinstances」)及Spot实例(「Spotinstances」)。其中,Spot实例是目前弹性云计算资源中价格最为便宜的实例类型,Spot实例的价格一般为按需实例价格的10–20%。但企业在使用Spot实例时,必须做好应对中断的准备,尤其在云资源使用高峰期,实例需求量激增的时候,Spot实例可能被中断。因此,目前,大部分企业对Spot实例的采买占比都较为有限。

换句话说,在相同实例数量的前提下,增加Spot实例的占比即能极大的节省成本,因为作为云商“闲置资源”的Spot实例可能会发生中断,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并提高Spot实例在企业云计算资源中的比重,SpotMax有自己独特的方法,SpotMax管理着全球大量的Spot实例,会通过全局历史数据综合分析和本地实时数据的在线学习提前预测,综合考虑成本和稳定性,自动选择性价比最高的Spot实例资源,确保稳定的同时极大地降低成本。

SpotMax是在公司广告技术业务算力需求大、云计算资源成本较高的背景下开发的,其帮助Mintegral平台搭建了高效的云原生架构,并通过对于Spot实例的优化调度节省了65%的单位处理成本。与多数企业对比来看,Mobvista的Sopt实例提升至60%以上,而最昂贵的按需实例则从20%以上下降至10%以下。此外,公司广告技术场景的复杂性和规模性为SpotMax模型的训练提供了大量实时的业务场景,加快其迭代和加强其适应性。

总结来看,SpotMax是基于云及云原生的最佳实践的基础服务。其通过统计过去中断的历史数据和实时分析目前的云计算资源市场供需情况,预测不稳定的Spot实例,提前更换Spot实例,确保工作负载的连续可用性,从而解决了企业采买Spot实例可能导致的系统混乱和服务中断的问题。SpotMax来自Mobvista自身用云实践,经历过日均千亿次广告请求的大规模可行性验证,目前已成功管理了不同类型的线上系统,其全球管理的Spotinstance实例数超过50,vCPU。

我们认为,SpotMax已经通过Mobvista的自身实例,证明了其在降低用云成本方面的优秀能力。虽然SpotMax年的收入仅为31.5万美元,占总收入比仅为0.1%,但是相比年已经同比提升.5%,但是我们相信,在目前行业对降低云成本需求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lipower.net/fyynxzz/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