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低风险创业

樊登:各位可以看到我的桌上,既没有书也没有脑图。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是我自己写的,并不是我自己写的每一本书我都会讲,我觉得我写的这本书能够给用户带来改变,我才会选择这本书。

今天讲的这本书的名字叫作《低风险创业》,它是一个跟创业有关系的书籍,这是我在这么多年创业过程当中所观察到我们身边大量的创业者,经常会冒很大的风险,甚至卖房创业,造成了很多生活的悲剧。我觉得如果不把这个道理给大家讲明白的话,会有更多人抱怨创业这件事,其实创业并没有错,错在于我们自己没有掌控好风险。

一个优秀的创业者绝不是一个善于冒风险的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是一个善于掌控风险的人。

咱们首先说风险这件事。

我从小就被我爸爸教育说: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很多人脑子里边都有这个概念,风险和收益成正比,但是这句话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像我们家,我爸爸就说,不要羡慕那些有钱人。为什么呢?因为风险跟收益成正比,所以你看他赚了很多钱,但是他肯定承担了非常大的风险,所以咱们不要冒那个险。

另外一个角度,有一些人听到这句话说,风险跟收益成正比。好,所以我要冒险,我去赌博,我去做很多铤而走险的事,因为我觉得能承担多大的风险,我就能够获得多高的收益。最后导致家破人亡,出现各种各样的悲剧。实际上,这两种想法都不对,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和挑战。

事实上就是你要知道,风险跟收益几乎从来都不成正比。为什么呢?这是我自己这两天想明白的一件事,我说风险和收益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变量,这个变量就是能力。

比如说走钢丝。走钢丝对于咱们这些普通人来讲风险肯定很大,让你从黄浦江上这么走过去,那吓死了。但是对于一个马戏团的专业马戏演员来讲,走钢丝如果你还不会翻跟头,那就没人给你鼓掌,你只是随便地走了两圈而已。这凭什么收钱呢?所以,同样是走钢丝这么一件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风险很大,而对于那些马戏表演者来讲,觉得简直就跟走路一样。为什么?因为能力不同。就是当一个人锻炼出来了某种能力以后,你就会发现风险在他面前变得越来越小。

我那天在写完这本书以后,我去跟金惟纯先生吃饭。金惟纯先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老师,他是台湾《商业周刊》的创始人,很有智慧的一位长者。他的公司是卖给了李嘉诚先生。李嘉诚特别欣赏金先生,还委托金先生给他写自己的人生传记,他们俩就经常在一块儿聊天。他听到我这个书名叫《低风险创业》。他说,“我给你提供一个案例”。

什么案例?他说,有一次李嘉诚先生跟他吃饭,吃饭吃到中间就跟他感慨说:“很奇怪,这个社会上的人都说我善于冒风险,说我做生意,从小就开始创业,做塑胶花,做房地产,做港口。搞很多这样的东西,善于冒风险,其实我说实话,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冒过风险。”

李嘉诚坦然地跟他承认说,从来没有冒过风险。为什么呢?他说:“你看,当年我为什么做塑胶花?因为我过去就是做塑胶花的,我在塑胶花工厂里边打工,对于塑胶花生产成本需要多少钱?能卖多少钱?渠道在哪里?怎么做宣传?大客户是谁?我非常清楚,然后我在创业的时候,我找到了相应的这些团队,能够清楚地保证,这个塑胶花生产出来一定质量好、一定好看、一定能卖得掉。”

所以做塑胶花没有承担风险,接下来说,做房地产。很多人讲说李嘉诚豪赌,赌这个香港的房市。不是,是“我心中早就知道那些房子到底值多少钱,就是我在不断地判断,这么多年来我在观察那个物业。所以,我脑海当中的标的,我早就选好了,我所有的房子,哪个房子大概多少钱的价格,是合适的,我都很清楚,然后我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出手”。

就是等到那个价格已经低到,低到笑,远远低过我心中的那个价值了,你就出手把它买下来就好了。买下来他慢慢地回升上去,你不就赚钱了吗?所以房地产,他说:“是我没有赌过,我从来不是说抱着那种说赌一把,这事不知道,但是咱们试一下,我对于这个价值很有数。”

咱们有时候出去买东西,为什么你总是买到贵的东西呢?因为你不是内行,你对这个衣服到底值多少钱心里没数,所以你就被人家锚定了,人家的锚定效应,人说。你一想,给人还价。商家说行,你买走了。

所以李嘉诚说,后来我在做得生意更大的时候,就开始杠铃式配置,当然这个词是我说的,他没说这样专业的词。他说:“你看,我既做航运也做能源,我能源、航运两边配置。那么能源好的时候,我就赚能源的钱,能源不好,我赚航运的钱,就两边我永远都能够赚到钱。”

所以,我就觉得风险变得越来越小,李嘉诚这一辈子做生意做下来,觉得风险变得越来越小。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人的能力越强,掌控的资源越多的时候,他承担风险的能力变得越高。

所以,如果我们去创业,我拜托大家一定要首先提高自己创业的能力,就是当你的能力不够高,你听到别人讲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好了,你觉得,要创业,总得冒点风险吧。我听过很多人的概念都是,你要创业你首先姿态得对。姿态就是先要冒风险。那怎么冒呢?先卖套房,北京、上海、深圳卖套房,卖了房子创业。实际上你会发现,你创业挣的钱恐怕没有这房价涨得快。

实际上,我们需要了解大量的关于创业的知识,在我讲了这么多本创业的书,并且我把我所讲的所有的,创业的书都应用在樊登读书的创业过程当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它的威力的时候,我又辅导了很多家企业,慢慢地从无到有地做起来成长。我感受到这些原理方法是真的,它不是骗人的东西。

我总结了一下,第一件事是什么?创业之初你一定要首先找到一个真正的社会问题,你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一天,我在家里跟别人聊天。有一个创业者到我们家来,跟我讨论他那个创业项目,然后嘟嘟在旁边插嘴。嘟嘟那时候大概八九岁,在旁边插嘴说:“首先你应该找到一个问题。”就是他知道他爸爸的这个路子,首先得找到一个问题。

有很多人创业不是找到问题去创业,很多人创业的目的,是看到别人做这个事赚钱去创业,就是一看说,哇,这个行业好暴利。

那天,有一个我们的会员找我说:“樊老师你觉得整形这事好干不?”医院。我说:“你是怎么有兴趣吗?”他说:“我觉得这个行业应该很赚钱。”

他的发心是觉得这个行业很赚钱。所以,他愿意把过去的生意放下来,去做这么一件事,这种风险就变得很大了,原因是首先你对这事没兴趣。所以,你很难成为这行业的专家,你很难沉浸在这里边。

我为什么喜欢讲书?因为有兴趣,我对于把书讲好这事,我觉得特别带劲,所以,如果你能够热爱一件事情,像我特别喜欢的那个案例。喜家德饺子那哥们,那就是爱包饺子,就他沉迷在饺子里边,他觉得,如果我把饺子包好,做成中国人的麦当劳。“我觉得我在中国历史上会留下一笔”,所以,他是出于这样的感觉,他有着这种使命感、历史责任感,他去创业做这件事。

所以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他一定都会觉得这是乐在其中,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如果你把创业当作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工具的话,那我告诉你,怎么都不开心。

你有没有见过很多人创业赚了钱,但是一点都不愉快的。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创业只是为了赚钱,那么总有人比你有钱,所以,你看起来自己赚了一些钱,结果发现,哇,比人家差太远了,我这个事没意思。

因为你做这个事觉得没意思,甚至当你赚了很多钱以后,你的那个骄傲的我,傲慢心起来了。你觉得,我以前低三下四地做这个事是因为我要赚钱,现在我已经有钱了,那我干吗还要这样低三下四地做这件事呢?你会觉得每天做这样的事情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你看,沃尔玛的老爷爷在比尔·盖茨之前是世界首富。每天进沃尔玛理货,他就觉得,这个理货这事特好玩,每天在沃尔玛的那个里边,那么多的货物,老头一个人穿着工服,谁也不认识他,在那儿慢慢地搬那个货,乐在其中。他有快乐的感觉在这里边,而如果你只是出于赚钱的目的,想创业没有快乐,没有快乐的结果,就是你不会做到匠人精神。

各位知道,匠人精神这件事情是反脆弱的,大家听过我们讲《反脆弱》那本书,你就知道匠人精神是绝对反脆弱的。为什么呢?比如说,我是个寿司之王,我就是把寿司做得特别好,那么如果这个寿司生意很好卖出去了,我赚钱。杠铃式配置,我赚钱,很好。

如果这个寿司我做得很好,因为太贵没人买,没关系,我自己满意。你看,无论它卖出去卖不出去,他有着一份情怀在这里边,他有着一份追求,觉得匠人精神这是艺术,你要对得起老祖宗的东西。这时候你发现,你的生活质量是高的。

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这份匠人精神,他觉得做寿司是倒霉,是我的命不好,这辈子投胎干这个事,然后要服侍这些客人给他们做。这时候你发现,只有赚钱的时候,他稍微高兴一点,甚至赚得多了就麻木了。如果你用这种心情创业,还没赚钱呢?更倒霉,就是费了这么大劲还没挣到钱,更生气。

所以第一件事,是你首先要找到一个你想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所有伟大的企业,都是因为解决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矛盾,你能够解决的这个社会矛盾越大,你就越有价值。

比如说,苹果解决的社会矛盾是什么呢?我们都希望手机操作简单,我们也都希望手机的功能足够复杂,我们希望这个手机能干这个、干那个、干各种各样的事,但是我希望界面一定要简单。

诺基亚blackberry(黑莓),在当年做智能机的时候,他们的办法就是,如果你希望手机像电脑一样好用,它就必须得有电脑的键盘。所以,手机上密密麻麻,很多个小格子,你拿着指尖削尖了这么点,这才能打字,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所以慢慢地这些好多键的那些手机没有了。乔布斯说,必须解决,跟所有的团队讲一个键。团队努力做到四个键,被他摔了。做到两个键被他摔掉,必须一个键。

人家过去是几十个键,不管,一步到位,必须一个键。苹果最后做成一个键,到现在我们整个智能机全部用的这套模式,都是一个键的这种方式。就是因为他们下功夫,解决了这个矛盾,所以苹果值钱。

这就是我们说,别人做不了,我能做。优衣库解决什么矛盾呢?优衣库说,所有的人都希望衣服质量好,但是希望便宜,我们过去去城隍庙批发、北京到天意,到这些批发市场去批发,那些人就告诉你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你想要好的,你去国贸买,贵,我这儿便宜你就别计较了。”

所以,当他认为,“一分价钱一分货”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他这一辈子只能干批发。而当这个批发业务,不断地被人边缘化,赶出这个大城市。因为你占那么大的地,你不创造效益,把他们赶走的时候,他的生活就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为什么?因为他自己从来没有挑战过自己,他自己没有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办法是这事解决不了,因为“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有什么好说的。但是柳井正说,“我就要做到又好又便宜”,结果就慢慢做出来,成了日本首富。

优衣库卖得到处都是,我在买衣服的时候,我一般首选都是这样的品牌,就类似这样的又好又便宜的品牌。划算,又穿能穿好长时间,又是基本款,多好。

所以,当你能够解决一个社会矛盾,尤其是别人解决不了,而你能够解决的时候,你这个创业的方向才是对的。你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公司,你解决了社会问题。所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遇到了抱怨、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我希望你可以提醒自己:有没有可能这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也千万不要就此就头脑发热,说“樊老师我发现问题了,我要创业了”,对吗?不是。

你得确定你所发现的问题是一个真问题还是一个假问题,有很多人喜欢创业做假问题。比如说,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发明人,找我们来融资的。他说,你们各位上马桶的时候,上厕所大号的时候——这个说起来很好笑,有没有被那个扑通掉下去以后水花溅在屁股上?问我们这些投资人,大家都很尴尬说,“有吧,这事有”。

他说,“我发明了一种马桶,这种马桶的特点是什么?东西扑通掉下去都不会溅起水来”。他说这个东西市场有多大,你想想看,全人类,连你们这样的人都被溅过。所以我相信这个市场会足够大,我们就卖这种防溅马桶。

然后我也听懵了,我说,这会不会真的,是不是有这个市场?就旁边一个投资人说,“我不买”。我说,“为啥?”他扔一张卫生纸进去就不溅了,就你撕一张卫生纸扔在那水里边,一铺,什么都不溅起来。

没关系,这个市场几乎不存在,就到现在为止,我没有见到他把这个东西卖出来。原因是什么?你不能说它不是一个真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够痛。它和那个厕所反味比起来,绝对不是一个量级的问题,对吗?

厕所反味你没法忍受,所以你需要有地漏,你需要买更好的地漏、防臭的地漏,这是一个市场创造出来了。但是这个问题,虽然每个人似乎都经历过,但是没那么痛,而且还可以扔一张纸解决了。

所以你这个问题虽然是个问题,但它并不能够创造一个行业,并不能创造一个新的市场,类似这样的东西很多。而在书里我有一章写发明人创业,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各位知道,为什么发明人创业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呢?

因为发明人创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是为了把他的这个发明卖出去。所以当他看到你不重视他这个发明的时候,他很生气。他觉得,我这个发明多么重要,然后你告诉他说,“我这个问题你并没有帮我解决”。他说,“不行,我就要卖给喜欢我这个发明的人”,所以这时候一路推过去,死胡同。

在爱迪生之前,有无数的人发明过电灯。电灯不是爱迪生第一个发明的,但是为什么只有爱迪生成功了?原因就是所有人发明电灯的时候都把电灯当作一个发明,说你看能亮,多好玩,就跑去卖了。谁买?谁要一个拿回家得自己找个电源接上能亮的东西,干吗?那时候电源都找不着。

所以,所有人都觉得太贵,这玩意根本用不起。因为蜡烛便宜,我们家照明,点蜡烛,你给我弄这电灯没电线,那时候没电线怎么亮。

奢侈品根本没法弄,所以其他的发明人,使劲推他那个电灯泡,一点用都没有,爱迪生跟别人不一样,是在于爱迪生有一个伟大的愿景,他的那个伟大的愿景,讲出来就是一句话,他说:我要让电灯便宜到,使用蜡烛的家庭都是有钱人。

爱迪生的愿景,根本不是说这个发明有多么了不起,而是我要用它来照明这个世界。所以,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不是电灯泡,而是供电线路,他把整个城市的电网给你建起来了。这时候你发现用电很方便、很便宜,解决了你的这个问题,而不是推出了我的发明。

这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你看,我在做樊登读书的时候,我要解决的问题是我看到我身边很多人,一天到晚地都说自己不读书很懊恼,但是他就是不读,这就是一个社会矛盾。都想读书,你跟他一推荐书他都记、都去买,读不下去、读不完,这是一个问题。

当我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说,能不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第一个发明是PPT(演示文稿),我把我所读过的书写成一个PPT,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这些订户,我说,一年给你发50本书的PPT,你给我块钱。

你看,这是我的发明,那如果我特别热爱这个发明,我觉得我想出这个主意不能被荒废,那么我到现在为止,可能还在强推我的PPT。在不断地说,你要用这个,你要用这个。

但是当我发现人们收到我的PPT也没有人看的时候,我就明白,哦,这个发明不行。但是那个问题是真的,你看到吗?这是我们说当你发现一个问题以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叫作验证它的价值假设。

什么叫价值假设?就是你假设这个问题需要被解决是有价值的,验证一下。怎么验证?验证这个东西是真的假的,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找人问,我们很多人创业之前,最喜欢干的事就是问:你看我干个这事你觉得行不行?你看我干个那事,你觉得行不行,老问。

那有人说,那我做成样品给他们用,我做成样品满大街发,发完以后看。没用,为什么?因为他没花钱,没花钱吃你的东西,完了还得说你不好,那多么糟糕的人性。他一定是花了钱,这事才是认真的,所以最有效的能够验证你价值假设的东西就是卖。尝试着把你这个小玩意卖出去,看看有没有人买。

所以,我当时虽然没有一分钱,我没有投过一分钱做这件事情。但是我就在任何场合,就告诉大家说,块钱买50个PPT,每周给你发一个,一本书的新知我浓缩出来给你愿不愿意买。虽然事后证明,他们都不看这PPT,但是有几百人买单,而且很容易卖。

所以虽然这个发明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它验证了这个假设,它验证了我要帮人解决读书难这件事是对的。这个事有人愿意花钱,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在当年所有人都不理解,知识还能收钱,你在网上讲相声都免费,你讲个课竟然要收钱。哪有这样的人?

我非常笃定地认为,这事一定能做,原因很简单,我卖过,既然我能卖出去,那别人也能卖出去。所以我就找代理商,让代理商来一块儿卖。所以,你心中非常清楚这件事,有市场有价值,没有什么太大风险,原因是你验证过。

这就是我们说第一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找到一个真的社会问题,这个社会问题要足够痛,痛到别人愿意花钱解决它,这叫痛。如果有个社会问题,大家都无所谓,都不想解决,怎么着都行,那你就算了。因为这事没那么痛,大家不愿意花钱。

第二个就是你的这个问题要足够大。我创业做的第一家公司,叫华章教育,做MBA(工商管理硕士)的考前辅导的,我们那时候完全没有经验,都是大学刚毕业的小孩。我们几个人就凑了几万块钱,就把这个东西干起来了。到现在,那公司也干得很好,每年还能赚个几百万。但是一直做不大,一直都那样,就是他已经是行业第一,第二了,就还是那个样子。

为什么呢?你虽然选中了一个真问题,有价值,有人愿意买单,但是你选的这个目标太小。全中国考MBA的就那么多人,你把这些人的钱全挣了,也就是一两个亿的营业额。你到最后,你发现,你的公司没有人愿意投资。

投资商投资给你的逻辑是什么?投资商要的是未来,就是你现在看起来一年挣万,但这个市场这么大,搞不好你能挣10个亿,我投资给你。而我们现在能挣万,往前一看,最多万没了。所以,如果你找的这个问题,不够痛,也不够大,对不起,这个创业项目可能很难有发展的前景,也很难有人愿意投资。

这就是我们说第一件事,创业的发心很重要。发心是要为社会做事,要去解决社会的问题,而且要去解决社会的真问题。如果你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劝你不要着急创业,那是一个的确会给你带来风险的事。这样听来风险会小很多,因为你心中有热情,所以你会发现遇到了困难,你能够爬过去,你是铁了心想解决这个问题。

千万不要陷入你的能力陷阱,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有很多人是专业人士。比如说我是个律师,我是一个会计师,我是一直搞采购的等等。很多专业人士创业,跟发明人创业很像,他的特点就是我专业干这个事,所以我创业也专业干这个事。

一个律师创业搞个律师事务所、一个会计师创业搞个会计师事务所、一个采购的专家创业搞一个采购咨询公司,这不叫创业,这叫作自雇。自雇者,就是我雇了我自己而已,你以前是给别人打工,你现在是给自己打工,仅此而已。

但这个不叫作创业,原因是你还在靠贩卖自己的时间赚钱,你过去上班是贩卖自己的时间赚钱,你现在还是贩卖自己的时间赚钱,只不过你觉得,你能够赚得多一点而已。

事实上未必,搞不好你会更累,身体垮了,花更多医药费,赔了。都有可能。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创业所陷入的叫作能力陷阱,就是因为我会这个,所以我就做这个。导致的结果就是你永远在这个能力之内徘徊,你可能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律师,越来越大的律师,但是你不能够成为一个管理者,你不能成为一个解决其它社会问题的人。

所以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可能都不去想,自己是否具备所有的能力。比如说,在我去做樊登读书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做一家互联网公司,因为我对于互联网技术一无所知,我连程序员一个都不认识。

唯一最高级的IT(互联网技术)技术就是发电子邮件,除了发电子邮件这件事是我能力极限之外,剩下的都不会。但是问题是我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就上路了。你先上路,先用发电子邮件,这件事开始慢慢弄,做着做着就会有人冒出来说“樊老师,我觉得你应该做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lipower.net/crfyzz/9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