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温病中的湿温和伏暑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瘟疫,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要确定是哪种瘟疫?什么类型的瘟疫?首先,是伤寒还是温病?其次,是温病又是哪类温病?是温热病,还是湿热病?是新感温病还是伏邪温病?

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明确了,才能正确指导我们临床辨证处方。

非典被定性为春温,属于温热病里的伏气温病。正是准确的定性,精准的用方用药,才使得中医在非典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温病中的湿温和伏暑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认为属于温病中湿热性质的伏暑病和湿温病,理由如下:

(一)我对今冬肺炎、咳嗽、小儿感冒发烧的临床观察:

今冬肺炎、咳嗽、小儿感冒发烧与往年冬天特别不同。往年冬天伤寒多见,而今年绝大部分是温病中的湿热病,舌苔大都是黄腻厚干。

1、小儿感冒发烧表现的明显:近年来,每年冬天我都写一篇小儿感冒发烧的特点的文章(参见),往年冬天一般用麻黄汤、葛根汤、柴胡类方效果很好,但今冬效果不好,而使用香薷散加味效果非常好,一般一天就可以烧退病愈(参见:),而香薷散是治疗夏天感冒的方子——冬天得了夏天的病,所以我当时就意识到这是伏暑。

小儿稚阴稚阳,对气候变化等外界变化最敏感,小儿所生时病(就是时令感冒)最能反应时令外感的特点。成年人抵抗力比较高,一般病毒没问题,但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也象小儿一样没有抵抗力。

2、肺炎:今冬我共治疗了两例成人肺炎,都是舌苔厚腻,按湿气用三仁汤治好的,应该不是偶然的吧(见:);

3、咳嗽:今冬咳嗽也表现为湿热咳嗽多见的特点(参见)。

根据以上观察,我于1月4日写了一篇《从中医角度看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推测新型肺炎是湿热温病。

(二)、来自武汉中医同仁的临床资料:

1、舌苔全都是厚腻干燥,黄厚腻多见,白厚腻也有(也是干燥),说明是湿热;

2、主要症状:

医院刘清泉院长:“体温不高,还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发热症状,而更多的表现为乏力、倦怠、食欲不好,甚至出现一些恶心、胸闷、脘痞、大便溏泻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都有咽干、咽痛的表现,有些病人还伴随干咳无痰。这个过程一般持续5~7天,期间患者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体温多在37℃多一点,很少超过38.5℃。”

我解读一下:

(1)发热特点如果是象非典一样的温热病,就会高烧,发病急发病快,来势凶猛,但本次新型肺炎发热不高,起病缓,发展慢,病势缠绵,说明是湿热病;

(2)恶心、胸闷、脘痞、大便溏泻——都是湿邪阻于三焦的典型症状:阻于上焦则胸闷,阻于中焦则恶心、脘痞,阻于下焦则大便溏泄或不爽、或臭秽;

(3)咽干、咽痛是热毒;

(4)干咳无痰,是燥热的表现(一定伴有舌苔干)。

所以,刘清泉院长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为湿温病是很合适的——不是寒湿是湿热。

医院一线医生邹义龙,在《我们中西医并用,筑着一道生死之墙》文中描述:“通过近1个月的观察,部分患者来诊时出现轻微干咳,低热或不发热,乏力,周身肌肉酸痛,头痛,纳差,部分患者眼睛红,舌淡或红,苔白腻或微黄腻,脉滑”

辨证如下:

“乏力,周身肌肉酸痛,头痛”——这在伤寒叫表证,温病叫卫分证,在这里属于温病的卫分证,因为舌苔厚腻,脉滑,要用香薷散加味来治,用邹文中所说的麻杏薏甘汤加减不是很合适——因为麻杏薏甘汤虽然也是解表化湿,但本病不是伤寒,用麻黄容易化燥,治此发烧有效但效果也不好——药后发汗烧退,但药劲过后又会发烧,反复难愈。而用香薷散加味治疗,烧退后一般不会反复。

(三)、今冬气候特点:

今冬外感病为什么多表现为湿热呢?与今冬气候特点有关。

先说我所在的济南,今年冬天的气候就很异常,温度偏高,雪都下不来,只能下一点小雨。

武汉也一样,今冬温度偏高,天气阴沉缺少阳光——温度偏高容易生燥热,天气阴沉少阳光容易生湿,合起来就是湿热。

遇到这种冬天该冷反温的气候,就容易生温病,正如朱丹溪所说“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皆相似者,名曰瘟疫病也”。

我在-11-25发文《近期小孩感冒发烧的特点和治法》记录了当年冬天偏热,结果风热感冒多见(属于温病的温热病),要用银翘散来治疗。今冬气温偏高,见到的却是温病中的湿热病。

新型肺炎是冠状病毒感染没错,但是新病毒年年有,野生动物年年吃,为什么偏偏就是今冬爆发疫情呢?——就是因为今冬的气候异常,给病毒创造了适合传播的环境。我们中医不是治病毒,而是通过中药改善人体的环境(湿热),让病毒失去生存空间,从而治好病的。

二、到底是湿温还是伏暑?

两者都是,理由如下: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症状表现来看,是湿温病,但湿温发生在夏秋季(长夏),而本次疫情发生在冬天;

2、伏暑是冬天生了夏天的病,也属于湿热病,新型肺炎这一点符合,但伏暑起病急骤,病势较重——这一点又不符合,但如果发病初期出现头痛、身痛、头晕、恶心等卫分证,无论高烧还是低烧,用治夏天感冒的方子香薷散效果令人满意,说明定性为伏暑也有一定道理,对指导临床辨证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所以,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为湿温和伏暑病最为合适,正如吴鞠通说得:“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lipower.net/crfyzz/9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